来源:河南中医息肉专科 发布时间:2023-10-21 访问次数:456
现在很多朋友都很重视身体健康
定期就会做胃镜检查
但是有些朋友在检查完后
会发现身体的一些小毛病
比如再常见不过的
但是这一“坨”息肉
却不是那么息事宁人
很多人就会在心头想到、念到
然后就很困惑
这是啥子病?
是不是肿瘤哦?
严不严重?
要不要切?
……
今天大脸猫儿就跟粉丝些摆哈这个
胃息肉
一、啥子是胃息肉?
胃息肉是胃镜检查中经常遇到的病变,是指高于胃粘膜的局部隆起性病变,但通常所说的是指上皮性息肉。
大多位于胃体和胃窦,约80%为单发,约20%为多发,大小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,小息肉多无蒂,大息肉多有蒂。
息肉的表面大多很光滑,形状有的像桑葚或颗粒,少数像分叶状;表面的颜色通常和周围粘膜相同,部分表面发红或呈褪色调。
二、息肉是肿瘤吗?
胃息肉一般是良性病变,所以发现胃息肉一定不要慌,千万不要自己把自己吓到了。
胃息肉可以分为:胃腺瘤;胃底腺息肉;增生性息肉;及少见的错构性息肉等。
01
胃底腺息肉
胃息肉中最常见的就是胃底腺息肉,一般不会癌变,但家族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胃底腺息肉伴异型增生恶变潜能比较大。
02
增生性息肉
它是胃良性上皮病变,又称为炎性息肉、再生性息肉等。它主要与慢性胃炎、幽门螺杆菌胃炎、恶性贫血及反应性或化学性胃炎相关,这类胃息肉需活检除外肿瘤性病变,大于5mm者需切除,小于5mm者需寻找病因特别是查HP并行根治治疗。
它的发生率仅次于胃底腺息肉,一般为良性,其癌变率<5%,且可自行缩小或消失,这也是部分患者之前发现存在胃息肉,但随访过程中发现胃息肉消失的原因哦。
03
胃腺瘤
胃腺瘤,多位于胃窦部,是良性的上皮性肿瘤,它是胃癌的前驱病变,通常在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基础上发生,多数为孤立性息肉状病变,它的恶变危险性很高,而且和大小呈正相关,多发性息肉恶变率高于单个息肉,主张行内镜下早期切除。
但是部分上皮性恶性肿瘤形似息肉而不能确定者我们也统称为“息肉样病变”。
那咋个晓得它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呢?
不用担心哈,对疑似恶性病变者还可以通过我们的放大内镜联合NBI等检查进一步观察,疑似恶变部分可以取活检行病理检查来明确,意思就是夹一点点肉肉出来,经过病理检查我们就能发现啦。
三、胃息肉的原因
胃息肉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,可能和这些因素有关:
遗传:如家族息肉病等。
幽门螺旋杆菌感染:可造成胃粘膜损伤,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。
胆汁反流: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内可引起胃粘膜炎症性增生,导致息肉产生。
抑酸药:长期服用抑酸药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,可促进胃腺体囊状扩张,形成胃息肉,胃底腺息肉多与此密切相关,部分停用抑酸药后息肉可消失。
可能还和吸烟、饮酒、某些腌制油炸食物、年龄性别等有关。
四、胃息肉需不需要治疗?
胃息肉大部分为良性,直径<0.5cm者,可以随访观察,尤其是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,几毫米小的增生性息肉,可先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,部分胃息肉可缩小或消退,但需定期复查胃镜,观察息肉是否增大或恶变。单个息肉可以在做胃镜检查时顺便夹除。
胃息肉直径0.5cm以上,尤其是腺瘤,可以择期内镜下切除;对于多发性息肉可以选择分次切除。
常用内镜下切除方法有: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、粘膜切除术或粘膜下剥离术等。
五、术后要注意啥子?
01
禁食
手术后胃部会有创面,禁食可以减轻胃的负担,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,禁食时间据息肉切除方式约6-24小时不等。
如果没得腹痛、发热、呕血、黑便等情况,可以吃点流食(汤汤水水的),逐渐过度至半流食、易消化软食。切记2周内不能饮酒,避免辛辣、坚硬食物、烫食等。
02
卧床休息
不要剧烈活动、做重体力活动等。
03
观察
观察自己大便颜色、腹痛、体温情况等,如果有剧烈腹痛、黑便、发热等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、及时处理。
04
随访
术后定期随访,胃镜检查了解是否有息肉复发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