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带息肉|胆囊息肉|胃息肉|肠息肉|乌梅僵蚕丸-河南中医息肉专科

新闻中心

首页> 新闻中心

发现肠道息肉,切?不切?

来源:河南中医息肉专科 发布时间:2024-12-12 访问次数:205


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,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。它们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类型。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,而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,且有恶变倾向 。


研究表明80%-95%的大肠癌(包括直肠癌、结肠癌),是由大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的。


但也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。


1.管状腺瘤的癌变率<5%;


2.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23%;


3.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达30%~70%;


4.家族性息肉病更为邪恶,40岁前的癌变率几乎100%。


而非肿瘤性息肉(主要是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、幼年性息肉等),一般不会癌变;但也不是100%不会癌变,如果这种息肉长得比较大、时间比较久,也有变成肿瘤性息肉的可能。


发现息肉,医生会告诉你:


1.如果是炎症性息肉等所谓“好的”息肉,也可以不处理,进行药物治疗,但实际上,在检查时候顺便切掉为好。


2.如果是腺瘤性息肉,按照大小和病人情况,都需要内镜下切除。也可以择期切除,择期就是不要拖延1年、2年,有空时候去安排切除就行了,千万不能把它忘了!最好发现就把它给切了。


3.如果息肉有癌变可能或者已经癌变,那就需要马上治疗,不要拖延!具体能肠镜下切除还是外科手术切除需要医生评估。


息肉演变为癌,一般这个时间大概10~15年,如果在此期间发现并切除它,就能有效预防。